IPR Daily,全球視野的知識產權新銳媒體
進入2016年,很多人發(fā)現(xiàn)錢比以前難賺了,實際上是賺錢的邏輯變化了。
現(xiàn)在的中國,進入了更高層次的“資本經濟”的時代。
什么是“資本經濟”時代呢?簡而言之,它就是在市場經濟的基礎上加了一根“杠桿”,在物理學上“杠桿”的作用是利用“力臂”將“力量”放大,從而可以翹起更大質量物體。經濟上多了這一根杠桿,其活動空間和靈活性都大大增強,這也叫“資本思維”。今后的中國人必須深刻理解和運用“資本思維”這個工具。
資本思維
要想學會“資本思維”,必須先來深刻理解一下什么是“資本”?!百Y本”僅僅是指錢嗎?不是。資本是對資源的“支配權”,通過資源支配帶來更多的支配權叫“資本運作”,通過“資本運作”優(yōu)化和配置社會財富,實現(xiàn)社會效率的最大化就是“資本運作”的社會價值。
因為資本有趨利性和增值性,追求利潤最大化。這就會促使社會資源的配置朝著效率、效益最大化的方向上行。社會資源將依次流入最有效率的國家和地區(qū)、最有效率的產業(yè)、最有效率的企業(yè)、最有效率的項目、最有效率的個人。資本的逐利促進資源的優(yōu)化,資源的優(yōu)化順勢產生新的資本,并且不斷產生新的機會,如此一邊循環(huán)一邊膨脹。
比如,在物理學上,石墨和金剛石是同素異型體,它們都屬于碳元素形成的單質,但是物理性質大不相同,價值也天壤之別,就是因為他們的組成結構不同而已。
所以資本思維的精髓是結構重組。即對資源的分子進行時空和結構上的調整,從而產生由“石墨”到“金剛石”的增值效果。宏觀方面的資本運作是對全社會的資源重組,比如中國的國企重組,將大大改變中國經濟的結構,提升整個社會的運作效率。而當一個社會經濟依靠“資本運作”來運轉時,就步入了“資本經濟”時代。
從經濟層面講,今后社會上只有三類人:
第一,資源者。他們是資源的最直接擁有者,依靠出賣自己的資源生存,比如農民靠耕地、工人靠體力、醫(yī)生靠技能、作家靠寫作,還有老師律師等等。
第二,配置者。資源是誰的不重要,關鍵要有資源配置權。這類人依靠配置資源掙錢,從事資源的投入-整合-運營-產出工作,以企業(yè)家為主,創(chuàng)業(yè)者也屬于此類。
第三,資本家/投資人。他們離資源最遠,但是所有資源卻統(tǒng)統(tǒng)歸他們掌控,他們只躲在幕后玩操作游戲。風險投資者就屬于此類人,比如孫正義投資馬云,阿里巴巴上市使他大獲成功。資本家無國界,他們可以控制全球資源流向;可以通過金融體系支配大量別人的資產。
所以,資源名義上都是資源者的,實際上都是資本家的??匆粋€人能量多大,關鍵是他能配置多少資源。
按照這三種不同性質的角色扮演,今后的個人如何獲得財富?無非只有三條渠道:出售資源、配置資源、掌握資本。
1、資源者(普通人)
“資源者”通過出售自己資源生存,也就是資源者的技能,即:時間+體力,這也是社會上分布最多的人群。
所以一般普通人只能找一家企業(yè)工作,出售自己本身換來財富。然而普通人的時間、體力都是相差無幾的,他們能夠出售的資源都是差不多的,于是為了讓自己的資源賣上好價錢,就只能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熟練水平。
這時一個普遍的做法就是讀書,這就是為什么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讀書,為什么清華北大的畢業(yè)生一般會比沒有文化的人起薪高一些。
但是現(xiàn)在文憑帶來的技能差距差別越來越小,一個普通的一本學生與二本學生已經沒有什么本質的差別,反而不如藍翔挖掘機學的好的人附加價值高,這是因為前者數(shù)量多,后者數(shù)量少,而且后者更加注重實踐,供需關系決定了資源的價格,因此讀書無用論早就開始流行。
所以,如果你只是一個普通人,要么通過讀書獲得更高、更稀罕的的技能價值;要么通過愛思考、會做人、大量實踐提高自己實踐能力。
另外,對于“資源者”來說,還有天生稀罕資源,比如外貌。長的好看的普通人,可以在日常的婚配、工作、生活中獲得很多額外的財富;如果長的好看再加上運氣好就可以進入演藝圈,成為明星之后自己的資源就成了稀缺資源,資源的價格遠遠高于一般人!
但是外貌在一般情況下難以改變“資源者”的本質處境,只能略微提升。王寶強就算是健身+保養(yǎng)+專業(yè)造型設計,也是無法從外貌上超越劉德華的,所以他是傻根,華仔是神偷。而且外貌這種資源不一定是越漂亮越好,王寶強和黃渤的外貌特質也是他們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所有的普通工人、白領、職業(yè)經理人、甚至到當年的“打工皇帝”唐駿、各大明星,都屬于“資源者”。這種人的特點是,其獲得財富是有限的。
他們有時辛苦了一輩子,但是遇到家人生一場大病幾乎就會崩潰,有的為了供養(yǎng)孩子、病人需要打三份工,這是非常心酸的。職業(yè)經理人賺的再多也是有數(shù)的、過氣的明星過的不如普通人等。
當然,有的人天生就擁有稀缺資源。比如富二代,生下來就可以繼承一批遺產這種稀缺資源。再比如明星的孩子,天生就獲得了媒體關注的稀缺資源;再比如某人住在市中心的破院子里,只要拆遷就可以獲得一大筆財富;天生獲得了位置的稀缺資源,或者你運氣非常好,買彩票中了獎,也是享受到了“好運”的稀缺資源。
這類財富,可遇而不可求,只能靠運氣。而且這些好運的“資源者”往往不懂如何經營資源,他們的財富不具可持續(xù)性,不能增值擴張,甚至往往是被浪費的,明星和富二代寂寞了會吸毒,遺產會坐吃山空,大獎也會揮霍完畢,拆遷款往往用于賭博……
當然還有最后一條沒有說,就是出售風險,如果愿意承擔坐牢、死亡的風險,去偷、去搶、去騙,曾經看到一篇新聞,某人通過搶銀行獲得了數(shù)百萬巨款,然后潛逃、隱姓埋名,做起了房地產生意,幾年后家產過億,同事也東窗事發(fā)。因此如果通過這種渠道賺錢,你獲取的財富也會增加,但是承擔的風險也會增加,最后還是不劃算。
2. 配置者(企業(yè)主)
這種人不是資源的直接擁有者,他們往往通過腦力去設計資源的配置,通過優(yōu)化資源去賺錢,企業(yè)家就屬于這一類。
在奴隸社會最重要的生產力要素是“人力”(即:奴隸);封建時代的最重要的生產力要素是“土地”,而資本時代最重要的生產力要素是“資本”,資本的本質就是資源的配置。
從定義上來講,企業(yè)家是從事資源的組織、管理并承擔經營風險的人。企業(yè)家的收入跟他配置的效率成正比,上不設限。但同時也要為自己的資源配置承擔風險,下限就是破產。
為什么很多人想去創(chuàng)業(yè)呢?就是因為他們想從第一類人努力攀爬到第二類人。一旦從“資源者”升級到“配置者”,就意味著不用再出賣自己的技能,而是開始經營自己的思想和智慧,人身和經濟都實現(xiàn)了自由,從而實現(xiàn)人格上的自由。
但是并不是所有的“資源者”都適合去創(chuàng)業(yè)。他們要具備一定的文化、眼光、魄力、創(chuàng)新力、機遇和資本。配置者是一個社會最重要的群體,他們的素質和數(shù)量決定了一個社會的資源配置效率,代表了生產力水平。配置者非常需要創(chuàng)新精神,所謂創(chuàng)新就是他們對新產品、新市場、新的生產方式、新組織的開拓以及新的原材料來源的控制調配。
這里我們需要提到中國企業(yè)家的更新?lián)Q代。30多年前,中國開始第一次改革開放,那時整個中國百廢俱興,當時的大環(huán)境就是最好的機遇,只要大膽出來闖蕩的人,即使沒有文化、沒有見識,都成了企業(yè)家,這是當時的環(huán)境造成的。
而如今,中國進行改革開放的深化,這個時候的中國已經發(fā)生天翻地覆的變化,此時也對企業(yè)家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比如在歐美和日本,企業(yè)家始終是社會的精英階層才可以擔任。
而接下來的中國,如果沒有一定的文化素養(yǎng)、理想追求,以及對創(chuàng)新的深刻理解,很難再成為社會的“配置者”。因此,中國的企業(yè)家正在更新?lián)Q代,一些90后創(chuàng)業(yè)者紛紛走近我們視野,很多老的企業(yè)家也自愿退出歷史舞臺,這是時代的發(fā)展,也是一種必然!
當然,這些素養(yǎng)也都是可以后天創(chuàng)造的,比爾·蓋茨在發(fā)家之前已經做了7年的程序員。所有后天的努力,“資源者”完全可以轉換到“配置者”。不過,獲取財富只是他們成功的標志之一,對事業(yè)的忠誠和對社會的責任,才是企業(yè)家的“頂峰體驗”和不竭動力。
3. 資本家/投資人(幕后掌握)
這個社會的財富,看似是屬于分散的“資源者”的,實際上卻是歸“配置者”享用的。但在本質上,更多的是屬于資本家的!
資本家的定義是:以資本運作為業(yè)的人。第二次工業(yè)革命后,掌握了科技與運用的企業(yè)家們,能迅速的積累起巨額的財富,他們的企業(yè)對一個國家產生極大的影響,這些企業(yè)組成了這個國家的經濟命脈,企業(yè)為了獲得高額利潤,通過相互協(xié)議或聯(lián)合,對一個或幾個部門商品的生產、銷售和價格進行操縱和控制,于是形成了壟斷,而這時的“企業(yè)家”開始坐在了幕后操縱這一切,演變成了“資本家”。
“資本家”跟“企業(yè)家”的最大區(qū)別是:資本家不直接參與企業(yè)的經營和管理,而是在幕后操縱企業(yè)宏觀思路,企業(yè)的產品是各類消費品等,而資本家的產品就是各個企業(yè)。
通過投資、入股、并購、重組的方式,將一個企業(yè)的未來把控到自己手中,孫正義投資了馬云,成全了阿里巴巴,馬云就是企業(yè)家,而孫正義就是資本家。孫正義手里有N個馬云,成了日本首富。再比如巴菲特專門坐在老家做投資操縱他的布局,他也是資本家。
美國是自由市場經濟,但是為什么叫“資本”主義社會呢?而不叫“自有市場主義”社會呢?因為在這樣的社會,“資本”是度量和決定一切的標準。在中國的古代,你富甲一方也沒用,官員隨時能把你家產抄凈,你有錢也要去給權力行賄,去買官。而你只要有了權力,哪怕身無分文,一樣生活富庶、吃喝不愁,所以那時是官本位。
某公司曾經說過,自己從不做研發(fā),讓市場上那些小公司去研發(fā),如果一旦成功,就花錢買過來,如果不賣,就花錢把這個公司的幾個核心挖過來。這就是資本主義。(當然無視知識產權是有問題的,正確的做法是花錢買過來)
如果你有了1億元的資本,你可以花一千萬雇上這個國家最聰明的一批人,把你的資本從1億變成2億,你躺在床上就賺了九千萬。而這一切,只因為你在從事資本運作,你只需要夠聰明和有魄力,不需要有力氣、不需要花時間、更不需要長得漂亮。
我們需要明白的是:第3種人賺的錢就比第2種人多,第2種人賺的錢比第1種人多。因此,第1種人在努力進化到第2種人,而第二種人在拼命進化到第3種人。
中國天生具有資本的人是極少的,大部分第3種人都是從第1種人或者第2種人進化過來的,雖然目前這種進化已經越來越難了,但還不是沒有希望,因為以后會更加的困難。這就是階級的固化,階級間流動的減少。
每個人都在玩命探索的方法,有的人成功了,有的人失敗了。原因就只有兩點:你的頭腦有多聰明?或者你積累的資本有多少?
你想到了一個可以改進手機的idea,而且你覺得這個idea可以賺很多錢,那你要問自己,你有沒有這個資金去運作這個idea?同樣的idea,三星華為都可以支配更多的資金,去雇傭更好的工程師,去更好的推廣,你確定不是去給這些資本擁有者蹚雷?或者是正在走向一條已經無數(shù)人走過的死胡同?具體舉個例子,你做軟件開發(fā),天使投資人會不會問你一句話:“如果某巨頭山寨你怎么辦?”
你想開一個網(wǎng)店,你有沒有資本去宣傳?去壓貨?如果實力不夠,要么是根本賣不出去,如果你能賣出去,那些更有實力的賣家分分鐘用同樣的產品把你pk掉。
同時,這也回答了另一個問題:賺錢的方法千百樣,為何偏偏選擇“打工”這一種?
答案是:你不打工你能干啥?你以為你出來干別的就能賺錢?幾年前網(wǎng)上瘋傳送快遞賺的多,我就嗤之以鼻,這種沒有門檻的行業(yè)是不可能賺的多的。你愿意賺1萬干這個,我分分鐘找一個賺九千就干的,我再找一個賺八千的你信不信。
最后,無論你是送快遞還是擺攤,無論你是賣肉夾饃還是搞IT,你都會被拉到一個門檻平均收入。因為IT需要學習,賺的多一些;快遞比較辛苦,賺的比IT少,可是還是比打掃衛(wèi)生的多一些,就是這樣。
那到底怎么樣從第1種人進化到第3種人?
第一步,你要進行資本積累,你愿意打工也好,愿意自己做產品也好(有的人就自認為在創(chuàng)業(yè)了),先完成資本積累。這一步最重要,也是發(fā)揮大家的想象力和實力的時候了,擺地攤、開淘寶、做網(wǎng)站、做APP、炒股票、海外代購、開設計工作室、賣肉夾饃、給幼兒園攝影的,等等等等,沒有最好只有更好。一句話,這步就是出賣你的個人資源,就看你賣不賣的上價了,多學習吧,即使不為了文憑;多辛苦吧,只要不是出賣健康。
第二步、善用資本,用資本賺錢。怎么用資本賺錢?問你們個問題你們就明白了。如果你家開了個小飯店,每個月能賺1萬,但是需要個廚師。你自己炒菜水平很高,如果自己當廚師,飯店每月凈賺1萬;如果雇傭一個廚師,每月花8千,飯店凈賺2千。你怎么選擇?
答案:雇一個廚師!這樣你只要能用每月一千利息的貸款,再盤下一個飯店,那個飯店也能凈賺一千了。(補充:這個飯店賺兩千,還利息一千,凈賺一千,數(shù)學不好的不要再給我留言了好不,知乎跟微博一個水平么)。而你,只需要這樣盤下100個飯店,每個月就能凈賺10萬,而你這時,卻在國外旅游,成了第3種人。
很多人一直在打工,他們沒有成為第3種人,很好理解。但是改革開放之后做買賣的,也有很多人還是沒有錢,就是因為,他們自己做廚師,自己的妹妹做服務員,自己的老媽管收銀,僅此而已。
所以,以后問自己怎么成為第3種人,就是一句話:“不要自己炒菜,雇一個廚師”。如果能用資本去賺1塊錢,也比用出售自己的體力賺100塊錢更符合金融思維。
另外,聰明和資本,如果你只具有其中一點,記得,要找只有另一點的人去合作,他們也在等著你!
再另外,即使是具有同樣特點的人,其財富也是有差別的。同樣出賣自己勞動力或者具有同樣資本的人,其付出的腦力、體力不一樣,所獲得的收益也是不同的。
就是說,兩個一模一樣的打工仔或者超級富二代,一個努力思考、肯付出辛苦,另一個成天打游戲睡覺,前一類還是要比后一類財富來的多的。但是聰明刻苦的打工仔總與打游戲睡覺的超級富二代比,就是給自己的人生添堵而已。
普通人的提升
同時,再強調一點,如果你是個普通人,或者自認是個普通人,但是又有上進心,不如務實一點,腳踏實地的往前走。
曾經有個公司的公關部經理,兒子已經5歲,她每天要上班、做家務、帶孩子。但她擁有人事部二級口譯證書,每個月都有天南海北的會議翻譯任務,還兼任這家口譯中心的導師。
打開她的博客,已經更新了500多頁,有2000多個帖子,全部都是每天她自己做口譯練習的文章,平均每天兩篇長的一篇短的。她堅持做這件事已經快10年了,非專業(yè)出身的她因為愛好英語而一直努力。
她說,10年前,她曾經看到一份調查報告,一個人如果要掌握一項技能,成為專家,需要不間斷地練習10000個小時。當時她算了一筆賬,如果每天練習5個小時,每年300天的話,那么需要7年的時間,一個人才能掌握這項技能。
她說:“幸運的是,我知道自己想掌握什么技能,我只需要立馬投入干起來就行了,我沒有5個小時的時間,我每天只能學習3個小時,現(xiàn)在已經快10年了,我覺得自己差不多已經掌握了這個技能吧?!?/span>
再比如,披頭士樂隊在成名前已經參加過1200場演出??墒菫槭裁茨阕隽?0年公務員還只是一名小職員?為什么在家里做了7年的飯,沒變成特級大廚,反而發(fā)現(xiàn)婚姻到了7年之癢呢?
那是因為,你沒有投入精力和熱情來練習一項技能。每天上班只是看報紙、上網(wǎng)、應付各種瑣碎任務,每天做飯只是為了讓家庭正常運轉,并不用專業(yè)的眼光看待這件事。
不要再哀嘆大學畢業(yè)之后專業(yè)就丟了。如果從初中開始算起,12年的學校教育,就算每天學習一門技能2小時,一年300天,你也只有7200小時,還有2800小時的缺口;就算你畢業(yè)后每天堅持練習1小時,你需要10年。
為什么理工科的人更容易成功?只要他們畢業(yè)后專業(yè)對口,還是做的那點事,那么他們就等于1天8小時都在練習。這2800小時,只需要1年多就填補了??晌覀兒芏嗳?,工作的內容并不是在練習技能,大部分是應對瑣碎的人和事,實際上,是在荒廢人生。
也許你會說,我是平凡人,我不想成為什么家,只想安安分分過日子。那只是你的錯覺,時間在流逝,你每天重復重復再重復的那些行為,就是在塑造你,你不想成為什么人,可是你注定會成為什么人。
每天5個小時,如果你是用來看韓劇、翻手機、玩游戲,那么7年后,你會變成一個生活的旁觀者,你最擅長的就是如數(shù)家珍地說起別人的成功和失敗,自己身上找不到任何可說的東西。
花1分鐘想一想,曾經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,然后每天去做這件事。7年后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你已經可以靠這件事出去混飯吃了。
哪怕你喜歡逛街呢,你規(guī)定自己每天逛街3小時試試?可能一開始你覺得很高興,每天如此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無聊。再堅持下去,你就開始琢磨了,我逛街還能發(fā)現(xiàn)點什么?還能搞出點什么花樣?堅持下去,7年之后,你可能會成為時尚達人、形象設計專家、街拍攝影師、服裝買手……
生命中的下一個7年,下一個10000小時,你打算怎樣度過?(原標題:中國未來只有三種人:資源者、配置者、投資人)
來源:創(chuàng)投家
編輯:IPRdaily 彭瑩
IPRdaily致力于報道國內外最新、最熱的知識產權產業(yè)動態(tài),努力為創(chuàng)新、創(chuàng)造、變革者提供最專業(yè)、最高效、最具價值的信息交流分享協(xié)作平臺,同時也是資本機構在知識產權領域投融資的第一入口。
IPRdaily的小伙伴期望能與你們互動交流,如果你們想
尋求報道,可發(fā)到baodao@iprdaily.com;
稿件投稿,可發(fā)到iprdaily@163.com;
想與小秘書本人聊天,微信號:iprdaily2014(添加驗證請說明供職單位+姓名)
文章不錯,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